时间:2022-12-07 12:59:40 | 浏览:739
湄南河在泰国境内,又名“昭披耶河”。湄南,泰语意为“河流之母”。上游有宾河、汪河、永河、难河四大支流,均源于北部山区,在那空沙旺汇成湄南河。
湄南河主流长1352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
在瓦倍附近,湄南河分出右岸最大汊流素攀武里河,与主流平行注入曼谷湾。素攀武里河位于泰国中部,经猜纳、素攀、佛统等府,大致呈北南流向,与湄南河干流平行,长约200千米。
湄南河(昭披耶河)与素攀武里河
瓦倍至猜纳,称玛堪陶河,进入素攀府后称素攀武里河,在佛统府称那空猜西河,下游河口段称塔津河。水量充足,全年皆可通航。
湄南河中下游形成广阔的平原和三角洲,是著名稻米产区。河渠纵横交错,灌溉、航行便利,航程约400千米。海轮可达曼谷。
由于湄南河携带大量泥沙,河口每年向外伸展4.5一6米。水量变化大,干季水量仅150立方米每秒,雨季水量达2000立方米每秒,曼谷附近洪水期平均流量更高达3500立方米每秒,易泛滥成灾。
湄南河是泰国的命脉。它不仅用水滋养中部平原的稻田,而且还将北部和南部连接成一个经济整体。在数世纪中,曾是泰国独一无二的运输干线,人们利用它将木材从北方浮送到南方,将皮革、甘蔗和棉花运到南方,而将稻米和进口物品运送到北部。
后来筑就的与湄南河平行的铁路线,减少了它的运输意义,但地位依然极为重要。
湄南河河岸风景如画。在北部、热带森林像缨子一样环绕两侧;往南去,竹林代替了热带森林。在热带植物的绿荫中,时而出现在阳光下金光闪烁的庙字,时而出现全部镶嵌宝石的美丽佛塔。主要城市有彭世洛、那空沙旺、曼谷等。
曼谷是泰国首都。在湄南河下游低温洼地,距曼谷湾仅4千米。泰人称“军贴”,意为“天使之城”。
极目新闻记者宋清影实习生杨杏楠据美联社报道,8月17日,因为区域市场从中国和美国经济中看出强劲的增长迹象,亚洲股市大多走高。东京一家证券公司前(来源:美联社)日本、中国和澳大利亚股市早盘上涨。日本基准日经225指数早盘上涨08%至2910133点,自1月6日以来首次突破29000点关口。
根据2022半年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公募基金共9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公募基金为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股票A。创金合信数字经济主题股票A目前规模为131亿元,最新净值16221(8月16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22%,近一年上涨1788%。
而公募REITs正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盘活存量资产、创新投融资机制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拉动社会资本投资,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的杠杆效应。整体看来,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债务负担较重,亟需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实现更为稳健和高质量的发展。
而公募REITs正是在基础设施领域盘活存量资产、创新投融资机制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拉动社会资本投资,提高政府投资资金的杠杆效应。在已经上市的14只公募REITs中,有5只都是高速公路REITs,且首募规模占比达550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7月29日)展望8月,决定债券市场走势的两大问题,首先是资金利率能否维持极低水平,其次是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强度是否趋缓。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农银养老2035、农银养老2045(FOF)基金经理周永冠谈到,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维持弱复苏的状态,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另一方面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通胀依然整体可控,宏观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权益资产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和中长期配置价值。
她表示,市场正在预计美联储将稳稳落地,通胀迅速回到美联储目标而没有发生经济衰退,但这似乎不太可能。要么美联储决定容忍通胀率高于2%,要么是收紧到足以推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意味着收益将不得不下降。与那些将标普500指数最近的回撤视为反攻前奏的多头相比,桥水首席投资策略师Patterson异常冷静。
上周五,美国银行发布的最新资金流向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正涌入股票和债券,意味着随着当前通胀有见顶的迹象,投资者们押注美联储将尽快结束加息周期,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相关阅读:美银:投资者正押注美联储会尽快结束加息,资金涌入股票和债券市场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周五发布的数据反映了市场情绪的转变:过去一周,科技股出现了大约两个月以来的最大流入量,而用于对冲通胀的国债通胀保值证券(TIPS),连续第五周流出。
新冠疫情以来,美国劳动力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衡量潜在生产力增长变得更加困难,令美联储对抗通货膨胀的斗争更加困难。花旗:美股重现2007年危险信号在外界普遍预期通胀将有所回落的时候,一旦CPI数据像6月那样超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大幅加息的预期就会上升,这可能会成为引发市场新一轮抛售的导火索。
在“大稳健”时代,各经济体享受着低通胀、高增长和温和衰退,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这样。鲁比尼说,全球经济体的负债率比以前更高,这让央行面临潜在的失败。他说:“央行因此陷入了‘债务陷阱’:任何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尝试都将导致偿债负担飙升,导致大规模破产,引发金融危机,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